各行各業受到疫情嚴重波及,議員許至椿十五日批評市府猶如「慢郎中」,至今未提出完整的紓困因應計畫,只想仰賴中央的紓困方案,緩不濟急,讓民眾、經營者只能坐困愁城。他建議市府相關單位,應先針對市府能處理的地方稅,如房屋稅、地價稅等率先減收。
許至椿表示,武漢肺炎從過年前爆發至今,讓許多產業陷入寒冬,許多餐飲業者、企業,即使不好過日,仍盡一己之力,努力捐輸,反觀市府猶如「慢郎中」,許多措施不但未主動提出,還得等民間哀哀叫時才想到,毫無苦民所苦之心。
許至椿指出,中央至今提出的紓困措施,只見樓梯響,不見人下來,許多業者挺不過去,乾脆關門休息,連所得稅也只是截止申報日延期一個月,讓民眾無感;但比起對中央無感,市民對市府更是「冷感」,市府管轄和民眾生活相關的房屋稅、地價稅、使用牌照稅等地方稅,然財政稅務局只針對中央納入補助的遊覽車、租賃小客車業者,但一般民眾,即使非失業,也被強迫休無薪假、年假或乾脆減少工時,導致收入受到影響,捉襟見肘,然政府的方案卻只有延期,未見減少,難怪遭批「死要錢」。
許至椿批評,賴清德時代,房屋稅、地價稅暴漲,民間哀鴻遍野,黃偉哲上任後推動的改革方案,其實不叫好也不叫座,他建議市府既然去年財政開源節流有成,何不趁此時機檢討地價稅和房屋稅減收,讓民眾真正有感,在市府這個大房東鼓勵帶頭下,相信民間一般地主、房東受惠後,亦可回饋給租客,達到提振和活絡民間經濟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