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與瑞典查默斯理工合作藍紫光面射型雷射 登國際光電期刊封面

研製世界第一顆新穎藍紫光面射型雷射,交大博士生張祖齊與瑞典合作成果,登國際光電期刊封面。(交大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交通大學光電工程學系盧廷昌教授研究團隊與瑞典查默斯理工大學研究團隊合作,成功製作出世界第一顆藍紫光電激發高折射率差光柵氮化鎵垂直共振腔面射型雷射(簡稱VCSEL),此研究由光電系博士生張祖齊透過科技部千里馬計畫至查默斯理工大學進行,成果榮登四月號ACS Photonics期刊並獲選為封面故事。
 交大表示,VCSEL元件由半導體發光層與兩組布拉格反射鏡組成,其雷射光在共振腔方向上與發光層垂直,具有圓形雷射光點與小發散角、高速調變、容易做成二維陣列以及方便檢測應用等特性,被大量應用在光通訊、高速電腦與雲端資料中心。近年手機推出人臉辨識系統,使得VCSEL應用受到市場高度重視,未來將延伸至五G通訊、AI系統與智慧家電、汽車自動駕駛等應用,極具潛力。
 交大光電系的學術研究與合作已高度國際化,每年皆有學生成功申請千里馬計畫至國外進行研究並獲得優異成果。一0九年起千里馬博士計畫補助由每月五萬提高至七萬五千元,不僅提升學生進行異地研究的意願,也減輕博士生在國外生活負擔。
 張祖齊表示,博士生的養成不僅是專精學術領域,在人才國際流動浪潮下,也需具備環境適應力與社交能力。在瑞典研究期間,他學習到其他研究團隊的專長,體驗不同研究環境的生活與文化探索,是人生難得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