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慕慈攝)
西班牙人十七世紀在和平島建造聖薩爾瓦多城,擁有很多近年考古發掘出許多歷史遺跡,市議員張淵翔五日市長施政總質詢,提出將和平島打造成為國際旅遊島,市長林右昌說,未來和平島觀光將有別於台灣現在的「速食觀光」,嘗試旅遊新體驗,每週選一天假日實施「車輛不進島」,遊客透過步行方式,深度認識和平島,藉此提升文化價值與體驗。
基市文化局長陳靜萍說,市府目前在和平島海產街和一路及平一路停車場兩處進行考古,台船基地挖到西班牙諸聖教堂遺址,這是西班牙來台唯一出土證明,牆跡挖出文化斷層,目前不會回填,因為歷史證據資料太豐富,上周魏德聖導演也曾參觀過,考古現場也已經受世界考古專家重視;除了市府委託挖掘以外,西班牙團隊多次自費來台,每到假日參觀民眾非常多,是非常有潛力的文化觀光點。
他說,熱蘭遮城在台南基本已不見,即便億載金城,已不復當初,園區是復刻的,是重建重造,但基隆和平島不一樣,它實實在在,有當初歷史遺跡、場所及空間,透過考古發掘一一重新呈現,所以,和平島是台灣的寶藏島,他也大大恭喜和平島人,因為是坐在寶藏上面。
正因如此,中央很重視和平島未來的相關計畫,市府的「大基隆歷史場景」到年底告一段落,市府正積極提出大基隆歷史場景二點零相關計畫,繼續深化與努力,林右昌說,國際旅遊島就應該要有國際旅遊的品質與水準,接下來要在和平島創造台灣新的旅遊觀光或生活新體驗,所以,步行概念需要有配套,而現在最有機會完成,不過,要凝聚島民與市民的共識與堅持。
林右昌提到,比如說,現在規畫交通管理機制,嘗試在假日選一天,車輛不進島,但是市民車子和機車可以進入,不影響居民生活,但是,觀光旅遊車輛不進島,不一定過橋,在外透過停車場及交通管控,把車輛留在島外,他說,到歐洲旅遊體驗,歷史空間沒有在開到門口下車,一定是不影響整個歷史場景、古蹟區或街區之外,要走十到十五分鐘,但大家甘之如飴,因為在步行過程中,不覺得枯燥、無趣,步行中就是文化歷史觀光體驗,未來的和平島也希望營造這樣的一種價值,與台灣現在「速食觀光旅遊」模式是有差異的,不同於在國內就是下車看看買買,再趕下一個景點,林右昌覺得國內文化價值體驗也能藉此有所提升,基隆和平島是最有機會,也是最有價值讓全台灣其他縣市未來作為典範及學習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