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中嗡嗡社提供)
研究員進校園 防蚊課程全台唯一
台南市延平國中有個全台灣絕無僅有的特色社團「嗡嗡社」,這是在北區公所李皇興區長的引薦之下,延中與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合作開的社團,在每週三下午三點至四點,由研究員陳思恩進入校園,帶領學生進行許多有趣的防蚊課程。
「嗡嗡社」的防蚊課程結合科學、人文以及在地生活等元素,而且擺脫以往單調的公衛宣導模式,用更多簡單、有趣的手作實驗課程讓學生了解蚊子的生態與習性,並進一步學會如何防疫。這社團甚至揚名海外,讓外國衛生官員與教授們驚嘆連連,積極聯繫中心想要來台取經學習。
延中校長杜俊興說,嗡嗡社的宗旨是要讓防疫觀念融入下一代的生活裡,並讓學生增加防疫的參與感,進而照顧家人、認同社區、愛惜家鄉。所以,除了校內課程之外,也會積極與周邊社區組織合作舉辦許多有創意的社區體驗課程。
陳思恩進一步解釋,嗡嗡社的課程有「病媒蚊生態與習性認識」、「科學防蚊實驗操作」與「教育推廣訓練」三大主軸。其中在「病媒蚊生態與習性認識」的部分,因平時要能夠近距離觀察蚊子,可能都要在打死牠之後了,這課程就安排讓學生從觀察箱安全又科學地近距離觀察社區常見病媒蚊,她也帶領學生製作一整套的登革熱病媒蚊標本。
「科學防蚊實驗操作」部分,陳思恩設計了許多有趣、新穎的科普課程,例如一般大眾所熟知的「穿著淺色長袖衣褲」、「塗抹噴灑防蚊液」及「流汗需拭汗」等,透過科學教具輔助,讓學生見證這些說法的真偽。
最後的「教育推廣訓練」部分,他們融入了綜藝節目的創意,設計出了「一日里長」、「社區Running Man」(大逃殺)等體驗課程。
「一日系列」課程的第一彈是擔任一日里長,讓在地的大光里長吳坤福帶著學生認識社區中各項防疫策略,直接與社區防疫面對面接觸,並從中思考自己可以在社區防疫工作裡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社區Running Man」課程則是讓學生組隊觀察社區的環境,然後思考嘗試提出解決孳生源方法。
管理孳生源 實境解謎教材領先全球
除了學習之外,孩子們也有付出的機會,嗡嗡社培養學生成為防疫小小解說員,透過與北區公所的合作,連續兩年在北區社區營造園遊會擔任嗡嗡社攤位關主,透過解說以及科學遊戲互動,培養孩子與民眾溝通的能力與公衛技巧。更值得一提的是嗡嗡社還有一套全世界唯一的「防蚊總動員」實境解謎教材,能讓學生在解謎的過程中實際體驗孳生源管理的重要性。
杜俊興說,當大家都在追求唯一的同時,只有延平國中反向操作,要把這唯一推廣成台南市的防疫教育特色。社團進行到現在已經第三年,延中嗡嗡社也積極地和教育局合作,把這樣的社團課程經驗推廣給其他學校,未來相信將會有更多有趣的課程是跨校一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