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氏症/感覺神經性聽損

 中央社/新竹市28日電
罕見疾病瓦登伯革氏症候群患者眼睛通常會是藍色,許多患者合併聽力障礙;長庚醫院醫師陳錦國表示,通常患者在用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後就可治療改善,像一般人一樣生活。
 長庚醫院林口總院耳鼻喉部耳科主任陳錦國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典型瓦氏症(Waardenburg Syndrome)的「藍眼寶寶」初次見面時,很容易被特殊的眼睛顏色吸引,但患者視力通常不受影響,主要可能為單側或雙耳感覺神經性損失。
 陳錦國說,瓦氏症患者有幾項重要特徵,包括雙眼或單眼藍眼珠、單耳或雙耳聽力障礙、前額會有一小撮白髮、兩眼距離較寬、有些人會長期便秘等,這些特徵不是一定同時存在。
 陳錦國表示,瓦氏症合併聽障的患者,使用助聽器或人工耳蝸(人工電子耳)可治療改善,即便是先天遺傳因素造成,也能透過輔具幫助,搭配專業口語訓練,健康正常學習與成長。
 陳錦國說,以新竹市1歲男童「洋洋」為例,由於確診早,經評估後已完成人工耳蝸手術,術後隔天就可開機使用,聽見外界聲音,目前為止狀況都相當良好。
 陳錦國說,目前全民健康保險與許多醫療機構都有提供聽障輔具等相關補助,但電子耳軟體、外機處理器更新等費用仍是聽障者未來須面對的問題,希望更多企業關心並提供聽障者資源,也希望政府結合醫材企業投入國產電子開發,更實質幫助聽障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