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光島新入口意象 鯨彩漁光啟用

「鯨彩漁光」結合「鯨尾」與「湧浪」兩大安平在地海洋元素設計,市長黃偉哲與各界貴賓合影留念。 (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鯨彩漁光」結合「鯨尾」與「湧浪」兩大安平在地海洋元素設計,十八日由市長黃偉哲及各界貴賓剪綵啟用。漁光島為今年國慶煙火施放地點,安平區公所打造「鯨彩漁光」新入口意象,希望吸引更多遊客拍照打卡。
 黃偉哲表示,「鯨彩漁光」彩繪藝術園區經市民參與投票,再由區公所主導、社造替代役設計,加上民間企業出資構築藍圖,可說是藝企官合作的三贏成果。另外,在安平另一端的水景碼頭,有療癒人心的「虎鯨Orca Go」,隔著這片海域與「鯨彩漁光」遙遙相望,期待這兩條大型鯨魚藝術裝置,成為台南暑假最清涼有勁的旅遊亮點。
 面積約四百公頃的漁光島,島上有一條一公里長的綠色森林步道,還有「藍色月牙灣」祕境海灘,每逢夕陽西下、落日餘暉,景緻十分浪漫。安平區公所為促進漁光島觀光產業,去年執行「安平區參與式預算計畫」,邀請市民一起動腦、提案、票選,為漁光島入口意象提供好點子,「漁光島彩繪藝術園區」方案獲得一千二百二十五位市民投票支持脫穎而出。
 安平區公所指出,漁光島舊名「三鯤鯓」,「鯤鯓」即大鯨魚的身體,形容島上的沙洲地形,猶如鯨魚背脊一般浮在海面上;神話更相傳,看見鯨魚尾巴是幸運的象徵,代表出海平安與漁獲豐收,期待這條高四公尺的大鯨魚尾巴,能持續為安平領航,航向無限精彩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