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甲菁埔埤抽水站修復完工,市長黃偉哲前往參觀,了解早期農業灌溉情形。(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六甲報導 已有九十年歷史的六甲區菁埔埤抽水站,經過修復完工,再現往日風華。市長黃偉哲二十日前往視察,為參與修復的人員加油打氣。 黃偉哲前往菁埔埤抽水站參觀,對於這座見證日治時期嘉南大圳的歷史,因年久失修,且地點隱蔽,在荒廢半世紀後,可以重現當年埤塘水圳農業灌溉的歷史,成為文化活教材,讓下一代了解先民開墾土地的辛苦。
南台科技大學團隊花費近一年時間,將抽水模組恢復部分運轉功能,再現昔日風華。(記者盧萍珊攝) 文資處指出,這處抽水站與嘉南大圳同期建造,是六甲地區早期農業灌溉用水的主要供給來源之一,嘉南大圳建成後,農民改取圳水,抽水站逐漸荒廢至今,由於站體年久失修,六甲區公所在興建第二期菁埔埤環埤步道時,一併修復抽水站的建築及周邊環境,文資處則爭取文化部烏山頭再造歷史現場計畫經費補助一百零八萬元,委由南台科技大學進行抽水機組修復,花費近一年完工。
六甲菁埔埤抽水站年久失修,經文資處修復後,未來將提供導覽解說,讓遊客了解農業灌溉歷史。(記者盧萍珊攝) 南台科大機械系副教授張崴縉指出,抽水站保存台灣少見的日製及瑞士製舊式發動機、飛輪、柴油引擎、抽水馬達等,目前讓舊式抽水機組能啟動已屬不易,仍不能運轉抽水,但適合做為民眾參觀、學校教育推廣的歷史場域。 隨著暑假到來,六甲林鳳社區將採預約方式,提供菁埔埤抽水站的導覽解說,讓訪遊客了解抽水站的歷史、埤塘在地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