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小兒過敏盛行率居高不下,醫師提醒,7成家長不以為意的過敏徵兆,其實帶來大大危機,研究發現,孩童過敏、血清素偏低、飲食不當會造成過動症,甚至發展成妥瑞氏症,不可輕忽。
中研院特聘研究員潘文涵因育有過動兒,投入研究孩子過動症的關鍵原因,並應台灣過敏氣喘暨臨床免疫醫學會之邀,拍攝影片現身說法。
潘文涵在影片中表示,在一次兒子感冒就診時,才意識到孩子有嚴重過敏,後續孩子更出現無法專注、過動、發展成妥瑞症。這才回想起孩子一直以來有的小疹子、皮膚搔癢、鼻子不通、張大嘴睡覺這些現象,都是過敏的前期徵兆,因而投入了十幾年研究,發現過敏、血清素偏低,以及飲食不當,都是造成過動症的原因,許多過動兒也都有過敏體質。
潘文涵提到,兒子的成長過程很辛苦,若是當年就知道過敏控制的重要,及早發現過敏小徵兆,處理過敏、改善體質,他的成長和學習就不會那麼辛苦,也會減少父母所受的煎熬,因此挺身呼籲家長及早發現、調整。
台灣過敏氣喘暨臨床免疫醫學會理事長楊崑德指出,多數家長認為「只是一點點過敏不會有事」、「長大後過敏就會好」而放鬆對過敏的警惕,從此讓孩子陷入「過敏進行曲」,併發多種部位的症狀,讓過敏越來越嚴重。
楊崑德表示,輕忽過敏徵兆,可能對兒童健康造成長遠危害,包括:體格發展落後,身高平均少4公分:過敏影響睡眠,長期過敏個案的體格表現並不理想;過敏反應造成免疫失調,抵抗力差,肺炎風險高1.7倍;睡眠品質差,每天少睡2小時,一年約少睡730小時;輕忽過敏徵兆,易併發兩種以上過敏症狀,過動風險也增加2-3倍;且4個孩子就有1個有憂鬱症狀。
楊崑德表示,預防過敏應該從孕期就要做好完善預防,孕婦時期應避免暴露於二手菸、PM2.5、塑化劑的環境。寶寶出生後,母乳是預防過敏的最佳選擇。也要注意居家環境空氣品質,降低塵蟎,暴露足夠陽光和均衡維生素。
潘文涵也表示,充足的蔬果和益生菌及益生質豐富食物,適量的Omega-3食物,少油炸食品是兒童青少年預防過敏體質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