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內政部長台大土木系教授李鴻源廿七日應邀到新竹縣政府,以「河川治理與實踐案例」為題作專題演講,分享新莊中港大排、中壢市老街溪的成功經驗。
針對與會地方人士盼望李鴻源教授為竹北豆子埔溪把脈,解決幾十年來枯水期魚群死亡、豪大雨時水又近淹橋面,對附近店家、住戶造成威脅;李鴻源建議縣府成立跨局處推動小組或是委請專業顧問團隊協調規劃,透過公民參與對話(非政令宣導)整理出重點意見,再向二河局爭取前瞻經費,豆子埔溪局部複製中港大排是有機會的。
李鴻源表示,新莊中港大排整治經驗,他親自參與上百小時公民聚會,喚醒民眾的環境意識,讓政策由下而上,政府不同局處揚棄本位,積極整合協調,加上透過學校變身為綠校園,家長、社區成為重要助力,翻轉原本的臭排水溝,讓中港大排整治完成後,兩旁的地價翻兩倍、房價漲三倍。
他說,竹北豆子埔溪的長度較長,不像新莊比鄰的五股工業區有污水處理場,可將臭水變成再生水,因此未來的整治作法還需要詳細討論規劃。
李鴻源在演講中也提到用都市設計概念,例如公園、綠地、透水停車場、滯洪池等,解決水的問題,在執行桃園老街溪案,曾拆除三百公尺的平面停車場,活化河體重現生命力,讓都市更新。在氣候急遽變遷的現在,排水溝在豪大雨時淹水,應該以平常心看待,只要一週內恢復原有功能就好,李教授也強調洪水治理應朝向低衝擊的開發,像人工溼地就不輸給汙水處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