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職場溝通 宜先心情後事情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陳政智,就「溝通技巧」進行專題演講。(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白河報導
 職場上的成功,有很大的因素是溝通技巧奏效,勞工局廿二日舉辦論壇,邀請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陳政智,就「溝通技巧」進行專題演講。他分享,友善職場的溝通,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多聽、少解釋、用溫柔的態度表達堅定的意思,即使雙方意見不同時,也要圓融溝通、絕不口出惡言。
 勞工局長王鑫基說,人際關係、談話溝通是勞工在職場上要學習的課題,學問及本領要發揮就要靠溝通,千萬不要因為溝通不良,讓多年學習的專長無法發揮。
 陳政智以輕鬆幽默的方式演說溝通技巧,他說,即使一個人有豐富的學問、強健的身體,在社會上做事,沒有良好的人緣,仍會處處碰釘子,得不到別人的好感。
 人際互動與溝通要點,就是不自私,願意異地而處、願意分享;意見不同的時候,注意對話的語氣,塑造認同模式,以「三明治」技巧,先讚美對方、然後提出批評、最後再讚美對方,讓對方認為雙方是同一陣營進而強化彼此的連結;拒絕對方時一定要有替代方案。
 他說,溝通目的是要相互了解,而不是改變;溝通的原則是「講出來」,但口氣要委婉,不責備、不攻擊、不說教,給予對方真誠讚美和感謝,即使雙方意見不同,也必須做到「異中求同、圓融溝通」,溝通最重要的是一顆真誠的心,講出來的話、做出來的動作、就能讓人感受誠懇,人際關係就能自然圓融打開。
 王鑫基說,職場上的成功,有七成五以上來自溝通技巧,安排「溝通技巧」的專題演講,相信經由分享,不僅有助職場上勞資和諧、也有助於大家在平常生活上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