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國內超過5成媽媽在哺乳過程中因出現乳房脹奶、疼痛、乳腺感染等問題,因而中斷哺乳。專家昨(4)日指出,研究顯示,透過孕期提前補充維他命、益菌配方等營養素,有助乳腺菌叢平衡,減少發生乳腺炎、乳房疼痛的可能性。
根據2018年調查顯示,98.6%孕媽咪想要哺餵母乳,但哺乳過程中出現的乳房脹奶、疼痛、甚至乳腺感染等問題,卻可能成為媽媽的夢魘,53%的媽咪甚至因此中斷哺乳,導致母乳哺餵比率隨著寶寶成長而逐漸下降,距離世界衛生組織產後6個月哺餵純母乳的建議目標有著些許差距。
禾馨民權婦幼診所楊于萱醫師指出,多數媽媽們在剛開始哺餵母乳時抱有高度期待,但哺餵母乳絕非易事。在孕晚期就應開始多方關注母乳哺餵的相關知識,生產前就先進行乳房清潔、輕輕按摩刺激乳房,以便生產後可與寶寶進行早期接觸,寶寶剛出生時可嘗試親餵,提早掌握正確的哺乳技巧,有必要可尋求正確專業的醫療人員進行調整。
婦幼營養科學博士EVELYN SPIVEY指出,乳腺並非無菌環境,相反的乳腺中有許多菌種,哺乳媽媽因乳房受傷、塞奶等因素,發生乳房疼痛、乳腺感染發炎(乳腺炎)等症狀,其中一個原因是由於「金黃色葡萄球菌」在乳腺增生而感到疼痛。
目前乳腺炎最普遍的治療方式是抗生素治療,但抗生素治療容易連同乳腺中的益菌一起消滅,媽媽們因長期使用抗生素也容易使金黃色葡萄球菌產生抗藥性,反而導致乳腺炎的症狀更加嚴重。
楊于萱提醒,媽媽在哺餵母乳過程不要得失心太重,初乳量少或擠不出來皆為正常,只要多次嘗試並尋求醫療人員專業建議,便可逐漸踏上母乳哺餵的正軌;而哺乳階段媽媽們要注意充足的水分攝取、多休息、按時哺餵母乳或擠乳,不讓乳汁堆積在乳房中。
若發現塞奶硬塊即時處理,親餵或溫柔手擠乳的方式緩緩將乳汁排出,避免乳汁在乳腺中淤積過久,導致乳腺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增生,增加乳腺感染發炎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