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4日電
日本藥妝店各種包裝可愛的眼藥水、感冒藥等藥品,是旅客到日本旅遊必買的伴手禮。食藥署參考國際作法,決定將指示藥、成藥只能有1種包裝的規定放寬至5種,讓藥品市場更活潑。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藥品組科長張惠萍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根據過去規定,凡是在台灣取得許可證的藥品,都只能有單一款式的包裝,如果要換包裝,必須事先申請變更、經核准後才可更換新包裝。
張惠萍指出,國際間大多沒有限制藥品包裝款式數量,例如日本藥品就經常和動漫人物聯名推出期間限定包裝,吸引許多遊客購買,形成活潑的藥品市場,因此民國106年國內藥廠也提出相關需求,希望放寬藥品包裝限制,讓藥品更親民。
食藥署2年來蒐集國際作法,發現美國、日本、澳洲等國在不影響藥品安全、品質的前提下,並未限制市售藥品包裝款式數量,加上全球走向高齡化、少子化,自我照護已成為國際趨勢,因此決議放寬不用醫師處方且安全性較高的指示藥、成藥包裝規定。
張惠萍說,未來在台灣販售的指示藥和成藥,最多可同時有5種不同包裝,但藥廠仍得向食藥署申請核准,審查時主要著重包裝上的文字是否和產品相同、是否有誇大疑慮,至於包裝圖樣、顏色等只要沒有誇大不實的問題,也不會特別限制,核准後5種包裝都會刊登在藥品許可證查詢系統,避免偽藥流入市面。
至於需由醫師診斷才可開立的處方藥物,則維持只能有1種包裝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