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館既在地又國際,今年以「微地誌」為主題,以明末清初台灣美術學術,邀請各領域專家學者,以地方誌的歷史書寫方式,深入且細微的探討台灣美術所產生的各種差異、融合與變化,展現地方知識與研究能量。
為釐清台灣美術史發展脈絡,此次以台灣美術發軔期的清代書畫藝術為主軸,邀請前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林柏亭、成大考古學研究所所長劉益昌、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廖新田擔任主持人,邀請多位藝術史、地方文史、建築、歷史文化等領域專家學者進行學術研究發表,吸引近百人參與。
南美館表示,以地方誌歷史書寫方式,可以深入且細微探討一地、一城,一國的歷史與藝術文化,將明末清初的台灣美術帶領至時空背景下的交相對映。對於目前傳世的林朝英自畫像,林柏亭建議正名為〈無名氏畫林朝英像〉;劉益昌從考古學觀點,以陶瓷器變遷與演化,為台灣美術提出台灣土地與自然的詮釋;文史工作者鄭道聰也從在地史料研究,為南美館位址與周邊人事物提出講演。
身為地方美術館,南美館表示,希望努力回應在地歷史及傳承傳統藝術文化,啟動地方知識文化創生,激發未來台灣美術研究,當日並出版《南美館學刊》創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