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醫學獎 美英3學者共享

 美國癌症學家凱林(上起)、英國醫學家雷克里夫及美國醫學家塞門薩,昨天共同獲得二0一九年諾貝爾獎醫學獎。(路透) 記者綜合報導
 二0一九年諾貝爾獎於當地時間六日揭開序幕,醫學獎得主率先揭曉,美國癌症學家凱林、英國醫學家雷克里夫及美國醫學家塞門薩因「對細胞如何感知與適應氧氣供應的發現」,共獲殊榮。
 諾貝爾大會表示,凱林、雷克里夫及塞門薩發現細胞的分子機制,可調節基因活性,以適應不同的氧氣供應量。「他們建立了基礎,讓我們了解氧氣濃度如何影響細胞代謝和生理功能。他們的發現也為對抗貧血、癌症及其他許多疾病的有潛力新方法鋪路。」

英國醫學家雷克里夫。(路透)
 諾貝爾大會說:「對眾多疾病來說,感測氧氣相當重要。學術實驗室與醫藥公司努力不懈,聚焦研發新藥,能藉由啟動或抑制氧氣感測機制,干預不同的疾病狀態。」
 六十一歲、紐約出生的的凱林,一九七九年杜克大學化學系畢業,二00二年獲聘為哈佛醫學院教授。他昨天清晨在半夢半醒之間接到從斯德哥爾摩打來的電話,表示「有點超現實的感覺」。
 六十五歲的雷克里夫是英國分子生物學家,專精於分子生物學與細胞學研究。他是倫敦法蘭西斯克利克研究中心臨床研究主任。他得知獲獎時雖很興奮,但說還是會趕在期限之前,繼續寫計畫書。

美國醫學家塞門薩。(路透)
 六十三歲的塞門薩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他也是在將近凌晨四時被來自斯德哥爾摩通知獲獎的電話吵醒,之後不斷接到來自四面八方的祝賀電話。他說,還沒有時間去想該怎麼使用獎金。
 諾貝爾獎獎金達九百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二千八百零七萬元)。他們三人在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之前,都曾獲頒加拿大蓋爾德納國際獎與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塞門薩與凱林則分別於二00八、二0一0年,獲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即時

桃園中央統籌款6都後段班 國民黨議員盼《財劃法》早...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

南市勞工局攜手職能復健機構 助職災勞工重返職場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市府勞工局與勞...

債務糾紛傷人丟包致死 板警逮5嫌到案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板橋警分局於今(10)...

落石崩塌停電 梨山地區民生用電搶修復電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梨山地區六日上...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