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搞烏龍 江蘇台商檢體錯置被確診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針對江蘇返台的台商(案530)入境採檢出強陽性,次日卻呈陰性,病程變化太怪異,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啟動DNA等複驗專案,28日公布結果,竟是實驗室搞烏龍,錯置檢體,讓該台商冤枉被確診。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案530在機場之深喉唾液檢體為COVID-19病毒強陽性,但隔日採檢之檢體為陰性,且後續採檢的上呼吸道檢體同為陰性,抗體也為陰性,為罕見病程表現。
 疾管署於15日主動啟動採檢送驗與檢驗流程調查,包含專案採檢與案530同日入境並於機場採檢之所有個案,以及同日於指定機構實驗室檢驗之所有個案共計30名。其中僅1名個案(案536)於16日二採陽性。
 經啟動複驗專案,由採檢、送驗、實驗室流程調查結果,案530的病毒陽性之唾液檢體應為同日自法國入境之案536檢體,會將案530自原確診病例移除,但保留空白案號,並同步通知陸方與世界衛生組織IHR窗口有關此案例之處置。
 陳時中表示,案530於機場留驗之病毒強陽性深喉唾液檢體,經DNA鑑定比對實為案536檢體,判定檢體有錯置情形。調查結果顯示,應於實驗室中因應不同檢驗儀器適用不同檢體管,需人工作業及轉置檢體造成錯置。
 陳時中表示,截至目前COVID-19檢驗網累計檢驗10萬多例檢驗,經檢討流程,將建置進一步防錯機制,持續完善並精進檢驗流程,此案中錯置檢體的實驗室人員也不會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