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埤酸菜專區 廢水處理有解

大埤鄉酸菜醃漬高鹽份廢水處理,可望以日照蒸發結晶去化處理解套。  (記者陳虹伶攝)
 記者陳虹伶/雲林報導
 雲林縣大埤鄉產酸菜供應量占全國八成以上,但因酸菜醃漬所產出的高鹽份廢水及酸菜處理後的「菜尾」,成為地方環保及環境衛生嚴重負擔,鄉長林森寶說,目前酸菜專業區內二一六座醃漬槽,光是廢水貯存至今年預計達一0八座,已爭取農糧署經費一千多萬元補助,委由中興大學研發「隧道式日照蒸發結晶」去化廢水處理。
 大埤酸菜專業區於一九九四年成立,讓農民集中醃漬減少高鹽份廢水汙染土壤。鄉長林森寶說,酸菜專區內有二一六座直徑四點五米、深三點六米的水泥醃漬槽,其中出租農民醃漬有一一九座,暫存廢水約近百座,預計至今年廢水暫存量將達一0八座醃漬槽,因此醃漬廢水去化處理不容忽視。

大埤鄉酸菜醃漬高鹽份廢水處理,可望以日照蒸發結晶去化處理解套。 (記者陳虹伶攝)
 林森寶說,公所針對酸菜專區廢水去化問題,常年來不斷尋求各式解決處理方式,甚至祭出醃漬槽不續租;經在積極尋求農委會等單位,獲得相關經費補助後,委託中興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系協助,將透過研發「隧道式日照蒸發結晶」設施處理廢水,總經費約三千四百多萬元。
 林森寶說,一座水泥醃漬槽可醃漬芥菜約八十噸,醃漬酸菜打撈處理後,剩的高鹽分廢水還有約五十噸;近期中興大學將進行第一期,約一千四百多萬元的廢水處理延續性規劃設計,希望能盡速處理暫存廢水,以免發生農民無處醃漬酸菜窘境,進而影響農民生計及消費者品嘗酸甜好滋味酸菜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