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台灣相隔253天再度出現新冠肺炎本土案例,檢測能量與速度是守住社區及邊境控管的關鍵。為改善目前核酸檢測的限制,高雄醫學大學與麥博森公司合作,成功開發出台灣第1個「定溫核酸檢測」產品,檢測過程不需再控溫,檢測時間也僅需傳統檢測的1/4,準確度高,預計年底導入市場。
高醫大熱帶醫學暨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陳彥旭、高醫感染管制中心主任林俊祐、感染內科王文宏博士與余靈珊博士(中山大學毒藥物暨生醫快篩科技研究中心)組成的團隊,將其所發展之定溫化學核酸檢測技術,技術移轉予麥博森公司。
「麥博森新冠病毒定溫核酸檢測試劑組」已提交食藥署進行專案核准製造審查。日前完成初步臨床驗證與試劑生產,並於2020台灣醫療科技展揭露成果,獲得多方關注。
此試劑最大亮點為其快速的檢測速度(反應時間約為20分鐘)、高度靈敏度且能搭配現有機台或是小型的攜帶式儀器。相較於現行國內核酸QPCR檢測方式(約需90分鐘),檢測時間僅需傳統的1/4、攜帶方便、適用場域廣。未來或許有機會能在機場看到檢驗人員提著一卡皮箱器材,就能進行精準檢測。
此外,此試劑具高度特異性,不會與SARS/MERS或其他呼吸道病毒發生反應而產生誤判,可提供醫療院所在應對不同呼吸道疾病感染提供更精準的參考。綜合上述特性,可有效提升檢驗機構量能,應對需較大規模檢測之情境,並減低檢驗人員負擔。
高醫大校長鐘育志表示,這次定溫核酸檢測試劑的成功開發,可說是研究小組的一大突破,期盼以跨域創新的方式結合科技和醫療研究,成為國家防疫的堅強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