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雪娟、翁聖權∕南市報導
竹溪旁的哈赫拿爾森林,日前副總統賴清德才前來探訪,對於都市中竟有此「桃花源」,深感不可思議,建議好好保護,然文史界日前發現,竹溪橋旁堤岸植被不見,土方崩塌,造成生態浩劫,忍不住痛批;水利局回應,工務局進行竹溪橋改建時設立便道移除既有植被,有感該處排樁傾倒,保護力不足,改以石籠工法,達到兼顧堤岸和生態保護作用。
哈赫拿爾森林是府城的「小森林」,因南山公墓保護議題被關注,整體景觀連賴清德都驚豔,不過日前民眾發現水利局在竹溪橋下方施工,痛批竹溪河岸全面被粗暴掃平所有植被及堤岸自然景觀,認為因政府的工程導致許多生物死亡和流離失所、植物樹木斷裂、莖脈殘碎景象,認為水利局責任是保護水域河川,卻以如此拙劣方式對待土地和生態。
水利局專委王國安表示,日前工務局進行南區竹溪橋改建工程,因施工所需開設便道,移除當地既有植被,後暫以塊石及修坡方式進行臨時回復。不過,因該處高低落差大且流速強,水利局認為該項方式恐無法妥善保存護岸,加上原有的排樁已經老舊傾倒,為保護堤岸和避免沖刷,影響生態,在非汛期間,以柔性工法,透過塊石蛇籠進行後續復原工作,而非鋪設水泥,施工時需先進行整坡,再外覆塊石蛇籠,並未擴大開挖植被範圍,施工長度兩側分別為五十和四十公尺,希望做到加強現地保護和兼顧生態景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