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罹子宮內膜癌 仍圓媽媽夢

子宮內膜癌患者余小姐﹙左4﹚產下一子,滿月後昨與專科團隊一起慶賀。(記者張誼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罹患子宮內膜癌的余小姐,堅強不放棄配合嘉義長庚醫院團隊治療,終一圓媽媽的心願。其子是嘉義長庚第3名子宮內膜癌生育保存治療後出生的寶寶。

32歲余小姐4年前因月經異常出血至嘉義長庚醫院婦產科就診,經由進一步檢查,發現罹患子宮內膜癌第1期。子宮內膜癌初期患者標準治療,是以手術全子宮切除、兩側輸卵管卵巢切除和後腹壁淋巴結摘除為主,但余小姐於婚後尚未生育小孩,因此面臨人生抉擇的岔路。

嘉義長庚醫院不孕症科鄭菱勻醫師表示,子宮因素造成的不孕症,除了常見的子宮肌瘤、肌腺瘤、子宮息肉外。近年來子宮內膜增生,甚至子宮內膜癌患者與日俱增,不少病患至不孕症門診就診意外發現子宮內膜病變。

針對余小姐的狀況,嘉義長庚醫院婦產科團隊結合婦癌與不孕症專科,共同討論生育保存的治療計畫。一開始,陳兆瑜醫師採用口服荷爾蒙藥物治療,搭配子宮鏡手術保留子宮。然而經歷1年口服黃體素治療,余小姐子宮內膜仍殘留異常增生細胞,因此進一步改由針劑藥物,合併黃體素子宮內投藥方式,治療半年後,終於在一系列檢查確認子宮內無殘餘細胞後,開始進入「做人」階段。

雖然余小姐很年輕,但經檢查後發現卵巢庫存量卻出乎意料偏低,不管是余小姐卵巢狀態或子宮內膜癌問題,都在跟時間賽跑,因此試管嬰兒療程是最有效率的懷孕方法。在先生同步經調養後,達到進入試管嬰兒治療標準,余小姐終於於一次取卵後獲得兩顆囊胚,但由於先前經歷3次子宮鏡手術,使得子宮內膜變薄不利於胚胎著床,而多次取消胚胎植入計畫,最後採取低劑量排卵針合併陰道威爾鋼藥物,才讓內膜厚度及格進行胚胎植入,終於成功受孕並於今年2月喜獲麟兒。

子宮內膜癌治療整體預後不錯,尤其第一期治療後5年存活率可達8至9成,因此如何保留生育能力,成為年輕子宮內膜癌患者的重要議題;婦產科歐育哲主任表示,子宮內膜癌病人保留生育能力須面對一定風險,建議經由婦癌與不孕症科團隊共同治療並且與病人充分溝通討論擬定治療計畫,於完成生育計畫後,應盡早手術切除子宮,以避免癌症復發。

目前余小姐的兒子,是嘉義長庚第3名子宮內膜癌生育保存治療後出生的寶寶。然而余小姐夫妻面臨的挑戰更勝於之前的病人,余小姐堅強不放棄配合團隊治療,才能一圓媽媽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