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前副總統呂秀蓮廿一日拋「雙兩岸關係」,倡議用一個中「華」取代一個中「國」,並用兩岸「統合」取代兩岸「統一」,希望雙方各退一步處理長期頭痛彆扭的兩岸關係。
呂秀蓮昨上午出席聯合國NGO世界和諧傑出貢獻獎頒獎典禮及其「兩岸恩怨如何了」的新書發表會,包括總統府資政姚嘉文、交通部長林佳龍、NCC主委陳耀祥以及前立委尤美女等人皆與會。
近來中美兩國在阿拉斯加談判,呂秀蓮會前受訪表示,台灣問題成為最重要且最敏感議題,國人應該關心但不必要擔心,更重要是提出對策,因此她拋出雙兩岸關係,希望為下一代開闢光明的前途,她有信心大家了解她的主張後,會引起全世界的支持。
呂秀蓮說 所謂兩岸關係是談和中國的關係,就會陷入統獨,難道沒有第三條路嗎,她倡議,第一,中國當局應將「一個中國」改為「一個中華」。第二,兩岸不是「統一」、可以討論「統合」,如同歐盟、拉丁美洲共同體或東南亞國協,兩岸可以統合,再慢慢討論是不是形成中華邦聯。
呂秀蓮表示,台灣要積極和日本、韓國形成東北亞金三角,也邀請太平洋彼岸的加拿大和美國等國家,形成太平洋民主國協。
呂秀蓮形容「雙兩岸關係」就是「小兩岸」經營台灣海峽,「大兩岸」經營太平洋,她有信心以目前台灣的價值和實力絕對可以達到這個目標,「超越統獨,開創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