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竹溪水岸園區透過市府長期以來的整治,現已成為生態、休憩與親子遊玩的新景點,東區大同國小善用地利資源,以竹溪為場景,結合生態、藝術、科技等跨域元素,發展「竹溪藝想樂園」先驅課程,賦予竹溪成為充滿藝像的樂園。這課程並將成為今年台南兒童藝術教育節夏令營課程,讓更多師生與親子體驗。
大同國小七日舉辦「竹溪藝想樂園」課程發表會,這課程是由南大附小、和順國小、大同國小、長興國小的四名跨校、跨域老師,帶領學生依竹溪入口意象、竹溪生態園區、海洋主題兒童樂園、水質淨化園區四大主題,運用各種素材進行竹溪場景樂園區的立體創作。
大同國小校長李素珍表示,教師團隊帶著孩子走入社區探索「竹溪」環境,從生活場域走讀,引導孩子去發現社區在環境變遷過程中產生的生態、河川汙染等問題,並展開解決行動,打造樂園下游的汙水處理站,充分展現在地人文、創新思維的跨領域藝術課程實踐。
參與課程的小朋友更採集竹溪豐富的生態聲響,透過編曲、搭配小組的美術場景,完成獨一無二的大自然音樂樂園主題曲。另外透過microbit程式設計及AI辨識技術,以遊園車的概念,帶領參觀者跟著「水鳥遊園車」遊覽這座迷你的竹溪藝想樂園。
昨天的成果發表會上,教育局長鄭新輝化身為竹溪遊樂園設計師,與現場的學生互動,體驗如何進行樂園場景設計及角色創作、樂園主題曲製作及配音,完成一趟有趣的竹溪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