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苗從去年蔓延至今,近期國際上不少國家陸續進行疫苗接種措施。然而,台大公衛學者指出,要對抗新冠肺炎變種病毒,要「打得快、打得對」。除了要加快疫苗施打率,也需要效能高且有良好保護效果的疫苗,才能有效控制疫情。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與台大校友群21日行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分析國際疫情現況。
陳秀熙指出,截至4月17日,全球確診人數已超過1.4億人、超過300萬人死亡。若現在第三波流行疫情無法控制,之後康復人數跟醫療能量都會受影響。
他認為,要達到解封,就要加速疫苗施打率。目前施打率第1名國家的以色列已達62%,解封指數也低於1(適合解封);反觀非洲等低疫苗施打地區,仍可發現疫苗供應不足的問題。
至於美國方面,疫苗施打已達39%,疫情仍持續不下,多數地區經濟活動已解封,無居家令限制且約半數州解除口罩令,各州疫情仍具差異性。主因可能包括民眾對疫苗遲疑及疫苗施打不足、有些州在疫苗未施打足夠時就解封和變種病毒肆虐。
陳秀熙說,疫苗施打率和解封政策決定很重要,美國民調顯示,超過4成健康照護人員不願意打疫苗,因此美國要達到7成施打率並不容易,呼籲宗教或社區領袖能出面倡導施打疫苗,也希望大家能信任科學證據,相信疫苗施打利大於弊,否則美國要控制疫情並不容易。
他強調,要對付變種病毒,除了要加快施打率,更要選擇莫德納、輝瑞、AZ等效能高且有良好保護效果的疫苗,呼籲各國政府應謹慎選擇具良好效益的疫苗,才能讓疫情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