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雪娟/南市報導
台灣疫情逐步下降,民間開始出現微解封聲浪,國民黨中常委高思博指出,在疫苗尚未達到群體免疫效果之前,是否解封應謹慎因應,而疫苗嚴重不足所造成的相對剝奪感,則是目前最大民怨!
高思博二十三日在臉書「阿博來聊天」直播中指出,台灣疫情警戒提升至三級已經足月,疫苗始終處於不足窘境,雖然政府終於為郭台銘開綠燈,連帶號召台積電捐贈疫苗,能否成功?何時進口?仍是未知數。
高思博說,台灣目前擁有的疫苗,涵蓋日本、美國所贈及自購,僅有四八五萬六千劑,頂多施打至第八類優先順位,根本不敷運用,且各界要求施打的新增對象接踵而至,使得第七類優先順位適用對象不斷擴充,疫苗更顯得匱乏。
因疫苗缺乏,導致偷打爭議頻繁,加上政府不斷修改優先順序,雖然可理解也有合理性,然對後面順位的其他民眾來說,看著第七類人員不停解壓縮、不斷擴充對象,讓民眾心理不好受;高思博說,每個人或不同職業,都是國家重要一份子,會造成許多人的相對剝奪感。
高思博認為,確診人數雖下降,然在疫苗尚未全面施打前,期待警戒降級或部分解封仍是緣木求魚,施打疫苗,個人還是應落實防疫,戴好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