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痘痘又稱痤瘡、青春痘、毛囊炎,是常見擾人的皮膚疾病之一。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簡珮珊說,中醫認為痤瘡常由肺經風熱阻於肌膚所致,依不同的證型有不同的治療方法,也提醒飲食上不要吃油膩和辛辣食物,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早睡早起,讓心情愉快,有助讓痤瘡遠離。
簡珮珊說,在12至25歲的年齡層中,高達8成5之人有不同程度的痤瘡困擾,大部分的人通常在年紀增長後會逐漸改善,仍有少部分會持續深受其困擾。
她說,痤瘡是一種發生於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膚病,常見於下列族群︰30歲以下的人由於荷爾蒙關係,容易刺激皮脂分泌旺盛;油性皮膚、混合性皮膚的人面部T字部位;喜歡吃甜食及油膩、刺激性食物的人;長期便秘的人;喜歡熬夜的人;緊張、情緒不好和失眠的人等。
她說,痤瘡西醫治療上以外用藥膏或合併口服藥物為主,中醫認為引起痤瘡的原因是面鼻及胸背部屬肺,本病常由肺經風熱阻於肌膚所致;或因過食肥甘、油膩、辛辣食物,脾胃蘊熱,濕熱內生,薰蒸于面而成。因此,中醫治療痤瘡以滋陰瀉火,清肺胃熱,涼血散結,調理沖任為法則,一般可分為「陰虛內熱」、「肺胃熱盛」、「瘀熱痰結」、「沖任不調」等證型進行治療。
例如「陰虛內熱」型的患者面部以紅色或皮色粉刺丘疹為主,或伴有小膿皰、小結節,並常見口乾、心煩、失眠多夢、大便乾硬等,此時可用知母、黃柏、蒲公英等藥物治療。「肺胃熱盛」型的患者常見鼻部有較多鮮紅丘疹、結節,部分頂端有膿皰、腫脹、疼痛,則可用黃芩、枇杷葉、桑白皮等藥物治療。
她提醒,痤瘡患者大多數有內熱,要注意少吃如辣椒等辛辣食物和甜食;多選用具有清涼祛熱、生津潤燥作用的食物,如瘦豬肉、木耳、芹菜、菠菜、莧菜、苦瓜、黃瓜、絲瓜、冬瓜、番茄、綠豆芽、綠豆、黃豆、豆腐、蓮藕、西瓜、梨、山楂、蘋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