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東興∕員林報導
朱姓男國中生2週前發現右腳踝不能抬起,走路一跛一跛的,呈現「垂足」狀態,父母很擔心,帶往員生醫院求診,醫師研判是「右腓神經」的問題,因該生是因短時期長時間改變坐姿,翹腳的關係導致腓骨骨頭受到壓迫,使得腓神經傳導失常,呈現所謂的「垂足」症狀。經過治療後,症狀才改善,該生也學到要保持良好坐姿。
神經內科主任葉宗勳表示,該生走進診間時是一跛一跛的,仔細診察後研判是右腓神經的問題。經詢問「你一天坐在電腦前面多久時間?」該生說「都超過10個小時」。再問「你都翹腳喔?」其父則說「他坐的習慣姿勢就是翹腳!」
葉宗勳說,自5月下旬以來,因為疫情關係,學生都在家裡線上學習,但在家不如在校時,一舉一動都有規範和導師糾正,加上大量時間上網,坐姿不良或沒有像在學期間,50分鐘就會起來活動一下,因此會導致一些症候群出現,例如:背痛或坐骨神經痛等。
葉宗勳表示,該生是因短時期長時間改變坐姿,翹腳的關係導致腓骨骨頭受到壓迫,使得腓神經傳導失常,呈現所謂的「垂足」症狀。垂足(drop foot)是無法自行將腳板抬起,行走時腳底板會拖地。
他說,造成垂足的原因,大致分為「中樞型」與「週邊型」。中樞型(腦、脊髓):腦中風、脊髓損傷 、腦腫瘤、頭部外傷、多發性硬化症等。週邊型:腰椎神經損傷、腓神經損傷、肌肉創傷等。
葉宗勳說,通常姿勢不良導致腓神經損傷,是年輕人最常見的原因,所以老人家說的「坐有坐姿,站有站姿」是有智慧的。只要確定診斷病因,早期對症下藥及矯正姿勢大都可以恢復正常。
葉宗勳提醒家長,在疫情期間,孩子在家長時期線上學習及上網,應注意坐姿之外,更應有適度的休息,避免造成「疫情線上學習症候群」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