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仁德區長興國小結合學校影像素養課程與社區特有的傳統金紙工廠及香鋪,帶領學生用影像記錄,探索貼近自己生活的傳統金紙文化,日前在金紙工廠舉辦「金庫密碼」紀錄片發表會,邀請工廠員工和學生一起觀賞,為整個主題課程畫下完美句點。
該金紙主題課程從去年五月開始執行至今,讓學生一步步探索金紙文化與金紙產業關聯性,用筆記錄、用口述說、用影像感受,以時間為軸,將自己發現的種種歷程,剪輯成「金庫密碼」紀錄片,獻給堅守在傳統文化產業的人們。
發表會在毅豪紙業舉行,長興國小特別邀請工廠負責人黃再傳、天九金香鋪負責人陳景宗和工廠的員工一同觀賞紀錄片,參與課程的學生和金紙產業的人員共賞,是個令人感動的連結,對廠方與學生別具意義。
長興國小校長呂志忠表示,金紙主題課程的開端,是學生發現在台灣的普度和拜拜都會用到金紙,引發教師和學生探索金紙文化的好奇心,師生共同規劃課程藍圖,田野調查毅豪紙業、天九金香鋪及鄰近金香鋪,讓孩子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下進行課程探索,讓學習更加真實且更有價值。
帶領該項課程的陳文凱老師指出,早期金紙產業是相當蓬勃的行業,在台南關廟地區也有非常多的紙廠,如今因為環保及成本考量,金紙的使用量有所下降,使得金紙產業變得十分蕭條,金紙文化逐漸被遺忘。
學生透過訪談、觀察、體驗,進一步見證了金紙文化與金紙產業衰落的危機,並且意識到「燒金」這項文化習慣,因為現代化和環保的發展,即將面臨文化斷層;進一步思考能否透過自己的一些具體行動,來讓更多人知道金紙存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