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聯合成果展 週六溫暖登場 70歲黎香阿嬤 用動畫講多桑的故事

基隆社造今年二十五個團隊聯合展熱鬧多元,七十歲阿媽王黎香(左)把五十年前「阿爸的船」洗炭舢板用台語繪本及動畫呈現。
(記者王慕慈攝)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基隆市社區營造已經二十五個年頭,今年以「基隆社造DNA」為主題,聯合二十五個社區營造點一起秀成果,有社區結合國小共創森巴舞服裝、生態拓印、布袋戲、皮影戲跟皮偶,還有社造福利服務協會七十歲阿嬤王黎香,用台語貼圖與動畫把五十年前基隆河畔阿爸的洗煤炭舢舨船故事,記錄百福社區的在地生活,汗水和著辛酸,很有溫度,八日到十四日基隆文化中心大廳展出。
 基隆市每年都舉辦社區營造展,今年已經第二十五年,以「基隆社造DNA」為主題,其中樂活與攏來吧社造兩大家族,象徵社群蓬勃發展與鏈結。
 文化局副局長李添慶說,一0八年共有二十五個社區營造點,其中十七個是進階社區,延續各社造計畫,八個新興社區,如三民社區發展協會、暖暖國小、第一特獎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等,不同群體各自從不同文化傳承、資源調查、閒置空間改造、環境保護等各式議題出發,從更寬更多元角度去關心居住的城市基隆,共創明日美好。
 今年社造成果展開幕式及社區園遊會九日上午九點半至下午一點在文化廣場舉辦,下午二點文化中心大廳由「北管與皮影戲的相遇」接力演出。
 鏡態展部分從八日到十四日在文化中心大廳展出,展區分為以大型老鷹偶為主視覺的樂活家族,使用回收魚網與回收物製作藝術裝置的攏來吧家族,以及基市區公所三大區塊,歡迎民眾來參觀體驗在地人文。
 今年社造福利服務協會延續去年的「消失的吊橋」題材,透過在地長大七十歲阿嬤王黎香講故事,協會用台語貼圖與動畫,把五十年前王黎香的爸爸王金枝,在基隆河畔洗煤炭行船的點點滴滴,完整呈現給下一代知道,當年百福社區的在地生活,憑一艘洗炭舢舨船如何養活七女二男的十一口家族辛酸與溫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