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從事保安工作的34歲黃先生午休睡醒後發現右手肘麻痛,一路連到無名指和小指,手也感到無力,求助中醫檢查發現,右手手指夾住紙片的力量比左側手指弱,右手指也無法完全併攏,診斷為「肘隧道症候群」,經中醫施以針灸搭配藥物治療8週後緩解。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中醫師沈佩諠指出,肘隧道症候群亦稱「尺神經壓迫症候群」,是指通過手肘外側的尺神經受到刺激時所產生的一些症狀的通稱,包括手會感覺痛、腫脹、虛弱,或是無名指及小指有麻麻的感覺,是上肢僅次於腕隧道症常見的神經壓迫症之一。考量病人工作且症狀較早期且輕微,所以安排每週1次在手肘及手指局部施以針灸治療,3週時,病人明顯感到右手麻且無力的情形,逐漸改善。
沈佩諠說,肘隧道症候群在40-60歲的族群中最常見,女性比男性多,早期的症狀是無名指與小指的麻痺、刺痛,及肘關節內側的痠痛。若未接受治療,神經持續壓迫下,手掌的肌肉會開始出現無力甚至萎縮,而影響到日常的生活,像轉動鑰匙或打開寶特瓶之類的罐子會有困難。危險族群包括︰1.需大力敲擊工作的人,如水泥匠、鐵匠。2.需彎著手肘做事的人,如修理手錶、金飾匠。3.肘關節脫臼或幼年時有手肘骨折之病患。4.不正確的姿態︰午睡以手當枕頭或長時間打麻將(前臂手肘以下,靠在桌面易壓迫尺神經)。
她說,平常可做反手戴眼鏡的動作來減少尺神經的壓迫,在手肘及手指局部施以針灸治療來減少神經的壓迫,由於尺神經的走向位於手太陽小腸經,故治療上以小腸經穴位為主,選取小海、支正、腕骨、後溪、中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