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70歲陳姓阿嬤前有雙側扁平足問題,多年來沒有不適,未料自車禍傷到右腳後嚴重疼痛,不僅影響行動能力、須靠輪椅代步,更嚴重影響睡眠,止痛藥、注射治療無效;檢查發現有足踝關節炎問題,經手術校正骨頭擺脫宿疾。
安南醫院骨科醫師姜典佑表示,足踝關節炎是骨科臨床常見疾病,不同於症狀較明顯的髖部或膝部關節炎,患者容易忽視延誤病情。足踝關節炎主要發生於有嚴重扭傷、扁平足或風濕性關節炎等病史的患者,也可能因感染、韌帶損傷、骨折導致的畸形、脛後肌肌腱失能等原因誘發。
陳姓阿嬤經X光及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其腳部的距骨及舟狀骨相對位置沒有在同一平面上,有嚴重的扁平足變形情形,不排除因長期的失力不良導致關節發炎。透過足踝關節融合手術,舟狀骨及距骨軸向恢復正常,症狀大大緩解,也不須再依賴輪椅。
姜典佑強調,足踝關節融合手術透過清除關節中已磨耗的軟骨,以鋼釘或鋼板將關節固定融合,對於疼痛病症有很好效果。民眾刻板印象擔心術後腳踝完全無法活動,然而腳踝的活動不只靠踝關節,仍有一部分依賴舟距或距下關節,即便病患接受某1處的關節融合,仍能保有一定程度的活動範圍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