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雲林縣水林鄉蕃薯厝順天宮媽祖廟「夜巡慶元宵文化祭」,今年甫獲縣府登錄為民俗文化資產,原本規畫擴大舉行,沒想到因防疫規定無奈取消,是百年來首次;廟方表示,夜巡活動取消,但保留早年除瘟疫的「射火馬」儀式,希望藉此提醒民眾持續防疫,一起度過疫情難關。
順天宮是水林地區宗教信仰中心,香火鼎盛,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在媽祖庇佑下,蕃薯厝八百餘戶居民,出了上百名司法界、醫界傑出人士,是著名的「法官醫生村」,居民為感謝媽祖,每年元宵節都會辦桌迎接媽祖遶境,連續三天的夜巡活動與「射火馬」儀式是重頭戲。廟方今年製作五大、兩小共七匹「火馬」,「火馬」是用竹子與紙做成的紙紮馬,馬身內置放沖天炮,於媽祖出巡前在廟埕點燃施放,最後將「火馬」焚化酬謝神恩。「射火馬」也是早年除瘟疫的儀式,面對現今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更具有提醒大家持續防疫的意義。
順天宮主委洪明信表示,順天宮「夜巡慶元宵文化祭」已有百年歷史,每年元宵節起四天三夜巡遶庄,極具地方特色,今年一月已由雲林縣政府登錄為民俗文化資產,信眾原本規畫今年擴大舉辦,但為配合政府防疫政策只能取消夜巡,不過「射火馬」儀式照常舉行。洪明信說,「射火馬」儀式曾消失五十餘年,在地方耆老與文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於二0一八年「夜巡慶元宵文化祭」重現。古時交通工具以馬匹為主,因此以紙紮馬匹來傳達神明的庇佑,後來才演變成炮台、炮車等形式,也具有「起馬炮」的作用,通知信眾媽祖起駕出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