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巷尾土地公 慶生兩樣情

總爺老街頂土地農曆二月初二祝壽活動照常舉行 下土地因疫停辦

頂土地後殿三尊伯公眼神不同,大伯公(中)平視、二伯公(右)俯視、三伯公(左)仰視。(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土地公誕辰二月初二和八月十五都有人慶祝,台南地區以二月初二為主。北區總爺老街有上下兩間土地公廟,被喻為「街頭巷尾土地公」,歷史可遠溯至明清時代。官建的鎮轅境頂土地今年祝壽活動照常舉行;民辦的總祿境下土地則受疫情影響,所有活動暫停辦理。

民俗專家謝東諭表示,傳說中第一位土地公是四千五百年前黃帝時代「共工氏」的兒子「句龍」。句龍的官位是「土正」,對土地非常有貢獻,祂教人耕作,有功於民,過世後尊稱祂為「社公」后土,成了傳說中第一位「社神」土地公。

句龍過世後,土正之職無人管理,顓頊高陽氏命兒子「黎」代替。黎原來擔任「火正」之職,管理跟火有關的事情。後來身兼火、土兩職的黎,可說是第二位土地公。

帝堯時,「稷」掌管農事,對種植作物極有研究,時常教導人民耕作,後代的人感謝祂的功勞,也尊奉為土地神。因為句龍被尊為社神,稷、黎都是稷神,後世將祂們的名字連起來,以「社稷黎民」稱之,成為土地公的雛型。

台灣人習慣稱土地公為「伯公」,到處都有人敬拜。北區兩大土地公廟,鎮轅境創建於清乾隆時代,在蜈蜙穴頂部,所以是頂土地;總爺街尾的土地公廟稱下土地,創建於明永曆年間。原先兩廟在街頭街尾相望,直至民國七十二年忠義路拓寬,下土地南遷至現址,其數百年歷史的鎮殿土地公是少數的泥塑土地公。雖然格局不大,但近幾年香火漸旺,積極參與各項活動,非常活耀。

鎮轅境開基土地公有三百多年歷史,同坐的二至三伯公,一人俯視、一人仰視,和平視的開基土地公具三種不同「眼神」,提醒民眾「神眼無時不在」,一直是觀光客參訪的重點。

即時

增強白血球殺菌能力 高壓氧治療 有助產後恢復等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母親節即將到來...

男吃火雞肉飯突石化 醫:低血糖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江姓男子...

瓜瓞綿綿、絲絲入苦 瓜果嘉年華繽紛登場

記者張淑娟/台南報導 今年以苦瓜和絲...

《懸疑驚悚小劇場第六十一集—人生唯一的自由,只有自...

本報訊 為豐富生活性、藝術性內容,中華新聞雲...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