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變更路名不該民粹化 民政局指住戶連署即可啟動意願調查

記者林雪娟、吳孟珉∕綜合報導
市長黃偉哲宣布將把中西區中正路部分路段更名為「湯德章大道」,引發熱議,綠營台南湧言會十五日搶先為台文館象徵性掛牌。但亦有民眾持不同聲音,反映變更路名不該民粹化。國民黨議員林燕祝則呼籲原本在湯德章紀念公園內的孫文銅像也應回到公園裡。
根據促轉會統計,全國以「中正」取名街道,台南市共三十八條,排名第一,中正路更名者,台中先前連貫三條路,改名為「台灣大道」,若日後中正路改名為「湯德章大道」,將是第一條單獨更名以及南台灣首度更名案例。

市府民政局統計,從湯德章公園至忠義路段全長約一七0公尺、門牌數約五十五戶,以公家機關居多。依路名更名辦法,取得道路兩旁設籍住戶五分之一以上、即十戶住戶意願連署書,即可啟動路名更名意願調查與程序。
不過,有民眾認為中正路路名沿用已久,是老台南人共同的記憶,何況歷史見仁見智,路名更改茲事體大,不該流於民粹。
國民黨議員林燕祝昨天表示,市長黃偉哲以強推方式,要將中正路部分路段改成湯德章大道,民政局擔心路名變更影響民眾權益,態度保留,不過又改口住戶連署即可啟動,根本是挾政治力逼住戶就範,實不可取。
她指出,民主強調多元且相互尊重,市府有更名的行政權,大家只能尊重,但是否也可以尊重國民黨議員提議的讓孫文銅像重見天日、回到原址的公園內,不要再以行政權封殺創建中華民國的國父孫文。
屬立委王定宇的台南湧言會七名成員,十五日則是搶先為位在圓環旁的台文館象徵性掛牌,並稱已將感謝市長的盆花送到市長室。
成員之一的前觀光局長陳俊安指出,湯德章大道的設置是台南轉型正義步幅最大的重要一步。
台灣文學館針對館址擬更名為「湯德章大道一號」一事並未表示意見,不過工作人員私下表示,地址更名工程浩大,所有通訊、名片等得全數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