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癢、氣喘、流鼻水 過敏3部曲 中醫先調理腸胃

中醫師許晉嘉提醒,小朋友出現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氣喘,早期治療改善很重要。(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2月底出現一波超強低溫,中醫門診增加不少小朋友皮膚癢、氣喘、流鼻水打噴嚏等「過敏三部曲」症狀。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許晉嘉說,這3種病症雖然發生部位不完全相同,但近年來已逐漸被兒科醫師們視為具有高度關聯性的同一類疾病。

許晉嘉指出,在「過敏三部曲」中,異位性皮膚炎發作較早,一般5歲前就會發生;一旦發作,小朋友往往會被認定有過敏體質,未來出現氣喘、過敏性鼻炎等的機率相對會更高。這3個疾病雖然鮮少致命,但很容易造成小朋友的不舒服、影響課業與學校表現,進而影響到身心發展。

他說,不論異位性皮膚炎、氣喘還是過敏性鼻炎,在中醫診療上多同視為「肺經」的疾病,常會選擇與肺經相關的處方來進行治療。在中醫理論中,肺氣的充足與否和腸胃道的消化吸收有直接的關係,「固護腸胃機能」成了治療的第一線。

針對瘦弱、營養不足的小朋友,會開立補中益氣湯、參苓白朮散等健脾益氣的處方,補脾以養肺,讓肺氣充盈,進而使皮膚不癢、喘不發、以及鼻水不再流;較為肥胖、營養過剩的孩子,常以二陳湯配合焦三仙幫助化濁消積、調理腸胃,使身體的代謝廢物順利排除,讓身體能夠沒有負擔的化生肺氣,使過敏三部曲的症狀不再那麼嚴重。

許晉嘉提醒,對抗過敏的治療強調一個「早」字,一旦小朋友出現皮膚癢症狀就要趕快就診,藉中藥、針灸方式盡快截斷病程,進而穩定免疫系統,不再因天氣變化皮膚就癢得半死,甚至連噴嚏咳嗽、喘全一起來搗亂。及早調理改善過敏體質,才能避免被這個疾病群永久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