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肝癌不手術 射頻燒灼術新選擇

肝癌射頻燒灼術會先透過超音波定位肝臟腫瘤位置,導引電燒針至患部進行電燒,是早期肝癌非手術選項患者的選擇。(安南醫院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肝若好,人生是彩色的!然而肝臟是沉默的器官,許多肝癌患者往往直到病入膏肓才驚覺。現有賴醫學進步,早期肝癌能透過外科手術、電燒治療,安南醫院肝病中心主任、消化內科醫師湯昇曄也提醒,肝癌影響國人健康甚鉅,肝硬化和慢性肝病都會增加肝癌的發生率,民眾也應該注意定期接受肝臟追蹤檢查。

台灣是肝癌高度盛行區,肝癌在台灣地區十大致死癌症中更是高居第2位,資深藝人蔡頭、可米小子安鈞璨、職棒球星王光輝、國寶級烹飪大師傅培梅等人均因肝癌辭世,港星吳孟達、林正英、武俠小說泰斗金庸也不敵肝癌病魔。湯昇曄表示,肝癌初期往往不會有明顯症狀,需要透過定期接受肝臟追蹤檢查,尤其有肝硬化、B、C型肝炎、酒精肝等慢性肝病高危險族群,以利早期發現治療肝癌、增加生存率。

肝癌的治療需考慮患者的腫瘤大小、數目、位置、肝功能、是否有轉移肝臟以外器官、是否有血管侵犯及其他身體狀況指數等,才能決定最適合每一位病人之治療方式。除了透過外科手術治療,以電燒方式治療的肝癌射頻燒灼術也可以是患者的新選擇,適用於肝臟腫瘤數目在3顆以下且不超過3公分、單顆且最大5至6公分時,不願意或不適合接受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

湯昇曄指出,肝癌電燒會先透過超音波定位肝臟腫瘤位置,導引電燒針至患部,醫師會根據腫瘤大小、位置選擇單支電燒針或多支電燒針同時電燒,足夠大的電燒範圍就可以治癒早期肝癌。湯昇曄強調電燒過程中患者難免感受到疼痛不適,也可以考慮接受全身麻醉或是使用低劑量鎮定劑來減少不適感,不過預防勝於治療,遠離肝癌仍要回歸基本的保健養肝、積極防治肝炎並定期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