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治療師鼻竇炎 ㄣㄥ說不清

醫師林奐宇指出,28歲女鼻竇炎合併鼻瘜肉肥大,右側鼻部更為嚴重,鼻瘜肉已占滿鼻部空間。(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28歲特教語言女治療師,長年受濃鼻涕和嚴重鼻塞的困擾,正確發音都有問題,難以矯正孩子的發音,挫折得想離職。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耳鼻喉科醫師林奐宇表示,患者罹患鼻竇炎合併鼻瘜肉復發肥大,且慣性復發,經3D鼻竇內視鏡導航手術,術後恢復良好,重拾最喜歡的特教語言治療師工作。

林奐宇表示,近年來因疫情關係,語言治療師都配戴專用透明口罩,為孩童進行語言復健治療,因長期戴口罩,這名特教語言治療師更是頻頻出現流鼻水、濃鼻涕伴隨鼻塞,鼻子不舒服情況加劇,嚴重影響教學時的發音,深感困擾,求診澄清醫院。

根據女患者敘述,早在10年前,就患有鼻竇炎合併鼻瘜肉肥大症狀,當時有動手術,以為術後能根治或緩解,沒想到近半年來,所有症狀又出現,包括一直流鼻水,偶有頭部與臉部的腫脹感,甚至吃飯時聞不到食物的味道,更常因嚴重鼻塞,導致訓練孩子正確發音時ㄣ與ㄥ,音準不清晰,日常生活與工作表現大受打擊,影響專業自信,幾度都想離職。

林奐宇說,經深入問診以及鼻咽內視鏡檢查,患者是慣性鼻竇炎復發者,復發關鍵因子,在於鼻竇炎同時合併鼻瘜肉肥大症狀,且右側鼻部更為嚴重,鼻瘜肉已占滿鼻部空間,造成空氣無法完整進入鼻腔及副鼻竇產生共鳴,只能使用鼻腔音,被認為是鼻音重,ㄣ與ㄥ當然就無法正確發音。

林奐宇指出,鼻竇位於顱底下方,非常靠近眼部內側與底部,手術稍有不慎,恐傷及眼睛肌肉、嗅覺黏膜、視神經或血管,若是傷及腦部,易有腦脊髓液滲漏、腦膜炎等致命風險。此手術採取「3D導航系統」,可大幅降低上述手術可能風險,降低正常組織的傷害,在傷口較小的手術過程中,可分毫不差地知道下刀位置,縮短手術時間,精準處理病灶。

林奐宇強調,不論是傳統或新式鼻竇炎手術,於術後1週之內,避免搬取重物,以及從事劇烈運動,且建議恢復過程勿服用任何進補、活血的食物。

即時

家庭暴力防治宣導月 南市社會局舉辦防暴嘉年華,副市...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南市社會局十六...

重返白蓮霧舊時光揭序幕

記者張淑娟/新市報導 新市白蓮霧節十...

毒蟲情侶檔拒檢逃逸 無辜騎士慘遭撞飛送醫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中和警分局南勢所員警昨...

可疑男持袋徘徊 三重警逮「誠實通緝犯」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三重警分局三重派出所員...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