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門診腰痛病患有增多的趨勢,而多數的腰痛和下背痛,主要都是肌肉、肌腱、韌帶等組織拉傷,或不當使力造成痠痛,通常只需要適度的休息、藥物治療、保守療法等,就能緩解痠痛、重獲健康。
腰痛簡單分成三類:1.結構性-先有動作的腰痛,此類型在腰痛比例當中約佔7成,例如搬運重物拉傷閃到腰,或者是椎間盤突出壓到神經、脊椎狹窄等。2.發炎性-不動比較痛的腰痛,這種腰痛常在開始活動後,才逐漸減緩,如發炎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等;亦有可能是腫瘤所致,例如乳癌的骨轉移。3.臟器性-有不同症狀的腰痛,若腰痛伴隨著惡心、發燒等症狀,往往與臟器有關,如腎盂腎炎、腎結石、主動脈剝離或是「皮蛇」帶狀皰疹,這都須交由醫師鑑別診斷。
中醫常說「不通則痛,痛則不通。」腰痛這個詞首見於《內經》,包括外邪侵襲、腎虧體虛、跌仆損傷等。1.跌仆損傷所致的急性腰痛,腰部受打擊墜地、用力不當,損及筋脈,瘀血積於腰部而發生疼痛。臨床上用血府逐瘀湯、川七等。2.內因多稟賦不足,或久病體虛、年老虧衰,致腎精不足,無以濡養經脈而發為腰痛。臨床上使用八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等。3.感受外邪,以寒濕為常見,經絡受阻,氣血運行不暢而腰痛。臨床上使用甘薑苓朮湯、獨活寄生湯等。
發生急性腰痛時,可藉由「腎俞、腰腿點、中封和崑崙」幾個穴位來自我保健,在臨床上更會依據每個人情況而開藥或穴位針灸治療,可搭配無痛的脈衝槍治療及醫師適當的徒手治療,將錯縫的筋骨、出槽的肌肉還原到正確的位置,不但能夠緩解疼痛,更能降低未來再發生的機率。
腰痛的預後通常都很不錯,有過腰痛的病患,約有7成在接下來一年內再出現的機率非常高,甚至更加嚴重,選擇合格的醫療人員儘快進行檢查及治療以防止復發。
(作者∕台南市長安中醫診所醫師莊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