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針對基隆男童重症轉院不治案例,及政府推出的數位防疫措施經常派不上用場等問題,國民黨十六日指出,指揮中心應立刻檢討兒童重症轉診流程的問題所在,若兒童重症病房嚴重不足,應設法補充兒童重症病房醫療量能,包括設立兒童專責醫院等。
國民黨文傳會召開「防疫監督平台:數位防疫頻當機、民眾醫護傷腦筋」記者會,由國民黨副秘書長兼文傳會主委王育敏、文傳會副主委張斯綱、林家興出席,中原大學資管系劉士豪教授以預錄影片方式參與。
王育敏首先對於日前基隆二歲確診男童不停轉院不治的悲劇表達痛心。她表示,疫情指揮中心說北部各大醫院都有二位數以上空床,但孩子需要病床時,連續四間醫院都說滿床?資訊落差在哪?
國民黨並提出三點改進主張,首先兒童重症應即時救治,立刻改善轉院流程,檢討轉院流程,讓重症兒童及時獲得醫療救治,並提高兒童重症病房量能,因應未來疫情高峰。
其次政府應優化資訊系統,減輕基層負擔消除塞車亂象,立即責成專人,趕快解決政府各部會資訊系統老舊、塞車、整合困難的問題。
最後,應改進數位落差,參考新加坡的聰明防疫,真正掌握人流大數據,有效通知確診者與接觸者,制定有效解方,節省醫療資源集中處理中重症。
劉士豪說,政府實際投入在資訊化的預算逐年降低,現在遇到巨量防疫資料,猶如細小血管受到衝擊腦中風,接著整個國家四肢癱瘓。疫情不會只有這一次,如果資訊化繼續停滯,不願投資重要基礎建設,下次疫情來時一樣會癱瘓。
張斯綱指出,目前的確診者與接觸者兩資訊系統有許多問題,包括系統當機冗長、居隔書發不出去,導致民眾沒辦法請假衍生民怨,甚至系統當機,恢復用手鍵入,導致第一線工作人員非常辛勞。
林家興表示,台灣社交距離APP全台使用人數未達一半以上,無法準確偵測,健保署提供家用快篩試劑的地圖令人霧煞煞,健康益友APP也狀況頻傳,希望政府真正超前部署,解決數位防疫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