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避免發生憾事

舉手過斑馬線可以降低兒童交通事故的發生。(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十二日一位新手爸爸在媒體投書,痛陳他半夜騎機車,載著他新冠肺炎快篩陽性的妻子和襁褓中的嬰兒,前往鄰近社區醫院急診PCR篩檢站,現場一片混亂,排隊等兩、三小時是基本款,「有種無語問蒼天的淒涼」。十五日爆出另一個新聞,基隆一名兩歲大的新冠確診幼兒晚上因故高燒四十二點四度,跑了五家醫院都沒有病房,送到可以收治的北榮後卻不治。這兩件事情發生在兒童安全日之前不久,格外令人感到痛心!

民國八十一年五月十五日,健康幼稚園校外教學搭乘的遊覽車發生火燒車事故,造成二十個孩子和三個大人罹難;民國九十六年內政部宣布五月十五日為兒童安全日,呼籲社會重視兒童安全問題。當然,兒童安全要探討的面向不僅是交通安全,包括健康成長、意外事故、家庭暴力等等,許多面向都必須持續投入關注。

先就交通安全而言,根據靖娟基金會統計,去年發生兩百件兒童事故新聞,交通事故是造成兒童死傷的第一名,共計八十三人;相較於一0九年交通事故導致十一個孩子死亡,去年倍增到二十一個。另據內政部警政署指出,兒童死傷原因第一名是車禍,其中六成是為了過馬路。所謂「馬路如虎口」,兒童交通安全絕對輕忽不得!

由於體型、反應等因素,兒童在馬路上較易發生事故,但仍可記取若干原則趨吉避凶。相較於許多人對兒童發生燒燙傷的「沖、脫、泡、蓋、送」緊急處理五步驟,正確使用兩歲以下幼兒後向式汽車安全座椅的「後、安、固、指」四原則卻常遭忽略。另外,兒童安全過馬路也有在轉角處退後三步停等紅燈、轉彎車通過後再行穿越、看左看右確認無來車時舉手過斑馬線、穿越馬路時仍須隨時確認有無來車等原則;更重要的是,大人要以身作則,避免讓小孩模仿不安全的過馬路方式,如此方能儘量降低發生事故的機率。

除了交通安全之外,根據主計總處發布的國情統計通報,一0九年兒童事故傷害死因居首的是「呼吸之意外威脅」,主要是窒息、嗆到或噎到。許多兒童窒息、嗆到或噎到是發生在生活環境當中,玩具的繩子、電線最好短於三十公分,窗簾換成無繩式或妥善收好窗簾線,避免讓兒童玩弄容易入口導致窒息的玩具;兒童食用堅果類、糖果、果凍、小顆水果也都可能噎到,家長應熟悉排除異物的背擊法、哈姆立克法。避免讓生活環境出現危險因子,也能減少兒童死傷事故。

主計總處發布的另一個國情統計通報顯示,一一0家暴通報被害人當中有百分之十一點二是十二歲以下兒童,雖較一0九年減少零點九個百分點,但「兒少保護」案件仍達二點一萬人。同時,去年本土疫情爆發,許多兒童因而停課或遠距教學,社福團體擔心兒虐通報存在黑數。再者,除了被虐兒童必須受到保護和關懷之外,目睹家暴的「目睹兒」也會留下心理陰影,甚至近八成產生負面價值感,這種心理傷害更可能延伸到成年,因此「目睹兒」也必須獲得救助。

當然,對許多雙薪家庭而言,兒童照護問題也格外重要。靖娟基金會公布的一項推估,近六成五的居家托育保母為無照,而對無照保母的裁罰則是不痛不癢;另外根據衛福部的調查,一成左右家長並未因為政府管理而信任幼托機構。兒童的成長只有一次,而且攸關未來的發展,千萬別讓孩子和家長提心吊膽,甚至心中抱憾!

即時

高雄旅遊網資訊落差嚴重!市議員黃飛鳳批市府對大樹區...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黃飛...

高市議員湯詠瑜建議續推簡葬措施與優惠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湯詠...

竊嫌香鋪佯裝買鞭炮偷錢包 警45分鐘逮回物歸原主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土城一名程姓慣竊...

玉井淺山故事館開幕 用食物說故事

記者張淑娟/玉井報導 由一群在地人不分日夜在...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