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攜高鐵 軌道工業本土化邁大步

工研院與台灣高鐵攜手打造本土化「轉向架走行測試設備」。(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工研院十九日宣布與台灣高鐵合作開發的全台第一座轉向架走行測試設備(BRT)在高鐵燕巢總機廠完成啟用,這座設備落成不僅增進高鐵列車維修品質,提升民眾乘車安全保障外,更展現我國已成為全球第四個可開發BRT設備的國家,帶動我國軌道工業技術自主發展及在地化維修,讓軌道工業本土化更邁進一大步。

工研院為台灣高鐵量身打造「轉向架走行測試設備」(BRT)可模擬轉向架(車輪)在時速300公里情境下之運轉狀況,確保維修品質及安全性。(記者彭新茹翻攝)

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所長饒達仁表示,工研院藉由多年累積的機電、控制、機構、振動噪音抑制與系統整合技術,與台灣高鐵合作開發出全台第一座轉向架走行測試設備,有三個指標性意義,首先,證明我國具備軌道產業技術自主化能力,與國外技術不相上下;第二,展現智慧化國產維修設備整合能力,透過國產軌道核心技術的系統開發、製造與維修,結合AI大數據智能分析,將蒐集及確認轉向架大修及高速運行測試的機能數據,建立維修數據資料庫,未來將朝向智慧維修發展,提前掌握轉向架的運轉狀態;第三、建立本土軌道產業鏈,透過機電、機構技術、系統整合技術開發,鏈結國內零組件廠商,建立本土軌道技術的產業鏈,未來將與台灣高鐵持續深化合作,帶動鐵道技術及關聯產業發展,進而爭取東南亞等地的海外市場商機。

工研院研發「轉向架走行測試設備」(BRT),取代過往列車在「廠內低速測試」的做法,更能精進正線高速測試的安全。(記者彭新茹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