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2歲10個月大的陳小弟弟,2個月大時診斷雙耳「極重度感音型聽損」,由於損傷的部位在內耳毛細胞,即便配戴了助聽器仍聽不清楚。經植入人工電子耳重建聽覺
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耳鼻喉部主任吳振吉表示,人工電子耳透過植入的人工電極,結合外部語言處理器,取代內耳受損的毛細胞,將聲音轉換成電訊號,直接刺激聽覺神經,使重度至極重度感音型聽損的病人重建聽覺。
據統計,國內先天性聽力損失發生率約0.3~1%,其中有1/3為重度至極重度聽力損失。若未及時介入給予協助,將影響小朋友的語言及認知發展,甚而影響溝通效能及人際關係。健保2017年通過雙耳重度聽損兒童人工電子耳給付,新竹台大分院開啟人工電子耳的手術及調頻業務後,竹竹苗地區的聽損病友未來無需舟車勞頓,即能在該院獲得完整的服務及照顧。
耳鼻喉部聽力師陳俊丞表示,人工電子耳屬於精密的醫療輔具,開頻後仍需定期調頻追蹤、保養維護,確保人工電子耳的運作狀況,並搭配聽能復健課程,才能將人工電子耳的效益最大化。
生醫醫院聽力檢查室1月正式啟用,目前有4位聽力師提供第一線的專業服務,並配備完整的聽力檢查專業設備。在人工電子耳部分提供完整的術前評估、術中監測及追蹤調頻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