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昇國內海洋研究環境,推動海洋研究船汰舊換新,科技部委託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建造三艘新研究船,歷經一年多,「新海研二號」及「新海研三號」正式完工交船,二十五日並在台船基隆廠舉行交船典禮,為台灣海洋研究增添生力軍。
目前服役中的海洋研究船包括海研一、二、三號等三艘,分別由台大、海大及中山大學負責操作,由於三艘船的服役年齡均超過二十年,科技部委由台船建造新的海研船汰換,其中八百噸級的「新海研二號」、「新海研三號」海洋研究船二十五日交船,新海研一號預計明年第一季交船。
海洋大學表示,「新海研二號」船長四十五公尺、船寬十一點二公尺、吃水深三點五公尺,船速最高可達十四節,續航力至少三千海浬,可承載十三位船員及十二位研究人員,採電力推進系統,擁有精準的定位測深、水文偵測與海水產樣等系統,並有海洋剖面、海床地貌與地質結構等先進的同步聲納探測設備,是一艘國際級的多功能海洋研究船,由於新研究船的設備及探測功能均較現行研究船大幅提升,未來對於國土規劃、海洋資源、災害調查以及海洋科技尖端學術研究將大有助益。
海洋大學船務中心強調,海研二號研究船自一九九三年由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管理營運至今已經二十六年,航跡遍布台灣四周海域,特別是台灣北部海域,為台灣海洋科學國際人才培育及海洋科學研究與海洋國土探勘奠定了堅厚的基石,未來「新海研二號」將移撥給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營運,接續承接我國海洋科學基礎研究與海洋國土永續發展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