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結合臺灣照明委員會聚焦照明健康與醫療應用

工研院建置與執行「智慧光電驗證實驗室」的積分球量測系統,藉由能使光線均勻擴散的積分球,了解各種光電產品所具備的光譜特性。(工研院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工研院與台灣照明委員會日前舉辦2022CIE-Taiwan年會暨光與健康研討會,聚焦在光源對健康影響,台北榮民醫院、陽明交大、台大公衛學院等醫界、學術專家以及光電大廠業者認同光源照明影響人體生理健康,並提出應有符合人體機制的照明設計標準,照明科技與醫療應用結合將是下世代光電健康應用的新藍海市場。

經濟部技術處表示,預估2022年全球LED照明市場規模達721億美元,到了2026年將穩定成長至934.7億美元,此次透過台灣照明委員會舉行的研討會,與醫療院所及光電大廠交流,更加提升國家智慧照明產業競爭力。

工研院副院長暨台灣照明委員會會長張培仁表示,今年研討會的主題特別訂為「光與健康」,主要是因為疫情的影響,生醫健康領域的光應用越來越被重視,光不僅提供視覺功能的需求,更與健康息息相關。

台灣照明委員會表示,委員會積極參與各個技術工作組的標準制定會議,並在新演色性、積分球量測、光污染、高動態影像對比等新興議題持續關注,提供國內業者與國際接軌的標準驗證服務,包括安規、光電性能、可靠度和光輻射安全等標準,期待透過本次研討會連結光與健康議題,創造下世代光應用在生醫健康產業的發展。

台北榮民總醫院醫務企管部主任彭家勛說,他在任職於新竹分院院長期間,曾與工研院及照明產業合作智慧醫院照明系統開發計畫,計畫中以「同色異譜人因照明技術」、「光療照護系統」、「可見光定位系統」三個主題,大量運用光與照明改變院內醫療環境,不論是對醫護人員工作效率、人身安全,或是輔助病患治療,改善憂鬱與睡眠品質都有顯著的效果,因此光源是人類生理與心理健康的重要元素,可作為相關醫療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