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80歲蔣奶奶3個月前在臥室床邊跌倒,摔斷右邊髖骨,決定不開刀;之後只能躺在床上,一翻身骨折處就痛得厲害,並且反覆發生泌尿道感染及肺炎,尾骨也出現褥瘡,體重少了10公斤,每次感染一次比一次更衰弱。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家醫科醫師周志傑表示,髖部骨折一年死亡率為15~22%,3年死亡率更高達約50%,甚至超過某些癌症。主要死因與來自臥床及行動不便帶來的感染相關併發症有關。預防髖部骨折就是治療骨質疏鬆症,尤其女性過了更年期的骨量更是快速大量流失。
一旦發生骨鬆性骨折就容易產生疼痛,常見部位有脊椎、髖部和腕部。髖部骨折患者僅約1/3接受後續骨質疏鬆的治療,有的需要每天打針,也有的則是一年打一次,有的甚至可以吃藥,醫師會根據病患情況,討論適合的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