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大林慈濟醫院放射腫瘤科與腦神經外科共同研究發現,透過光子刀手術治療3公分以下腦瘤,不僅對聽力的保存及週邊神經傷害低;同時運用非侵入性治療,免開刀也能達到與手術相同控制率。此研究成果獲《放射治療與腫瘤學期刊》及《慈濟醫學雜誌》刊登。
腦瘤的治療方式通常需要進行開腦大手術,術後可能引起一些腦部功能喪失及嚴重併發症。傳統放射治療雖然可以殺死癌細胞,卻也可能傷害其他正常組織或產生併發症。
放射腫瘤科醫師陳良政、邱文彥,與腦神經外科醫師陳金城合作,針對近150名腦瘤病人,評估不適合開刀、腫瘤3公分以下、位置長在危險區域等條件下,後續安排一般加速器做光子刀治療之後的患者追蹤20年,發現其控制率與手術相同,腫瘤控制率達95.6%,甚至與國外文獻比較後成功率為9成。
陳良政表示,光子刀手術為新式放射線治療之一,透過高精準立體定位,瞄準腫瘤位置,在不需要全身麻醉下,以7成保守溫和的劑量單次集中在腦內腫瘤做放射線照射,抑制腫瘤生長。與傳統開顱手術比較,病人清醒、無傷口、復原快,不需住院、不用承擔開刀麻醉的風險,即可達到略同手術切除的控制效果。
陳金城呼籲,一般腦瘤壓迫到視覺神經就會影響視力、壓迫到運動區會出現手腳無力、壓迫到感覺神經則會手腳痠麻;若壓到語言區時,語言的表達就會出現異常。若伴隨頭痛、頭暈、視力模糊、記憶力下降、人格改變時可能是長腦瘤,應到醫院詳細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