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康子仁/特稿
台灣今年稅收大豐收,超徵至少4500億元,政治人物著眼於選票,爭相表態替民眾爭取福利,卻沒有想到台灣已經負債6兆元,潛在負債更超過20兆之譜。考量二戰嬰兒潮帶來的龐大退休人口,沉重的財政負擔已經讓勞退基金瀕臨破產,加上少子化造成的勞動力短缺隱憂,未來納稅和工作人口大幅減少,以及健保支出鉅額虧損,做為一個負責任的執政者,「散財童子容易當,債留子孫不可取」。
這筆4500億的人民血汗錢,朝野政黨磨刀霍霍,執政黨不管是英系、湧言會還是新潮流,有志一同為民請願,亟欲做為選戰止敗的尚方寶劍;在野黨也不遑多讓,還稅於民的口號喊得震天價響,政治人物思考的大多是如何擴大自己的選票和支持度,卻很少人願意面對台灣財政急遽惡化的現實。
台灣財政很有錢嗎?答案是否定的,根據財政部估算,明年度中央政府一年以上公共債務未償餘額達到6兆6748億元,等於每個國民要背負28.7萬元國債。表面上明年編列1110億元還債,但同一時間又舉債1736億元,明年預計舉債總額高達3864億元。
蔡英文上任後,從2017年起編列包括「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新式戰機採購」、「海空戰力提升計畫」和「中央政府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等多項特別預算案,從2017年到2026年度特別預算計畫舉債超過新台幣2兆,在野黨就一再呼籲政府不要一味舉債,必須思考收支平衡與財政紀律。
更何況,台灣還有包括「舊制軍公教退休金未來應計數」、「公務人員退撫基金新制未提撥之退休金」、「勞工保險未提存給付」等共8項,合計超過20兆的潛在負債,即使從2017年至今,6年累計稅收超徵近1兆1千億元,對於政府龐大債務而言,仍屬杯水車薪。
對於當家者來說,大手一揮就可以讓民眾拿到好處,既有選票又有美名何樂而不為。但要如何量入為出,既要滿足民眾的願望,又能兼顧財政紀律,做一個負責任的執政者,千萬不要債留子孫留下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