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廣角鏡〉烏克蘭高官貪汙是戰爭經濟學現象之一?(下)

澤連斯基(左)打著「清廉肅貪」贏得「民主」選舉,但他上任後根本治貪無能。(路透,資料照)

■劉東皋

換句話說,資本主義社會,尤其是「惡質」資本主義社會(相對於德國、北歐國家較均富式的社會型民主資本主義),每在社會有重大動亂的時候,就是在滋養政、商財團。直白的說,這當中有多少人是在「發國難財」?如果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曾經說的話是對的—「蔡英文身邊很多人在貪汙」,則這兩、三年來的疫情變局中,恐已有不少人涉貪在其中?試想,一旦兩岸發生戰事,那些現在就敢貪的人,屆時還不趁機大貪特貪、大發國難財嗎?

打了快一年的俄烏戰爭,最近終於爆發烏克蘭政府高官多人涉貪的事件。這在戰事發生初期,本就是可預期的事。想不到的是,竟然還不到一年,就一堆政府高官大貪。

在戰爭前,澤連斯基便打著「清廉肅貪」而贏得「民主」選舉;但他上任後,根本治貪無能,卻硬要在美國政府的挑弄下申請加入北約;戰事一起,過去所要肅貪的對象或事件便似不了了之,反而是他自己的「親信們」也大貪了起來。

讓人更奇怪的是,戰時貪汙不是應該槍斃嗎?但在媒體上只看到澤連斯基已接受誰誰誰的辭職,發表談話也只說會有人事異動;這是什麼戰時法規和戰爭經濟學?烏克蘭一堆六十歲以下的男性國民不准離境,年輕人和青壯年上戰場,每天冒著被槍砲擊斃的危險保衛「國家」,卻原來是在保衛這些貪官汙吏大發國難財。

任何以救國為口號的集權政府,為了凝聚民心,國家處於戰爭時期,對於貪汙軍事採購與建設工程款的政府官員,不是應該以軍法判處死刑嗎?否則,如何對得起每天出生入死的將士及流離失所的百姓?

最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不論是越南戰爭、阿富汗戰爭、乃至更早的中國兩岸國共戰爭,為何親美的政府總是吃敗仗、而美國政府也都指控自己所扶持的親美政府高官貪汙腐敗?為何當年的北越政府、或阿富汗塔利班政府、或中國共產黨政府都能夠因為清廉、真心為國為民而打勝仗嗎?這難道是美式惡質資本主義下的宿命?只要美國政府介入的戰爭,親美一方的政府就必然因惡質資本主義式的民主選舉而選出貪汙腐敗的政客?

實在很希望,台灣到底還有沒有存在著一點有良知的經濟學者及社會學者,好好去探究為何美式惡質資本主義下的親美政府每每在戰爭發生時就會貪汙。而且打敗仗的的機率還特高(烏克蘭目前勝負未知)。到底是有什麼樣的外顯因素與內隱因素造成這樣的結果?其中的因果關係為何?真的是期望尚存一點良知的台灣學者出來研究研究。

最後,從烏克蘭政府在打了不到一年仗的俄烏戰爭中就貪汙連連,再想到越南、阿富汗戰爭的結果,台灣善良百姓只能期待,台灣不要在美國政府的搧風點火下和中共政府幹一仗。因為,從結果論來看,死傷的都是無辜青年和老百姓,大貪特貪而能搭軍機出國或拿外國護照被保護的,都是政府高官和早已辦妥移民的買辦財團。

(作者為中報雜誌社總編輯。本文為優傳媒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