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第一代台商拿著一只皮箱勇闖天下、打下台灣躋身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奇蹟,而今以硬體製造起家的台灣正迎接新南向市場帶來的嶄新機會。面對勢不可擋的數位轉型浪潮,2020年前全球將有八成以上企業將導入AI,在這股由大數據、AI與雲端科技匯集而成的洪流之中,第二代接班人如何帶領企業乘上浪頭、再拓藍海?
企業領袖面對數位轉型難題,台灣微軟與外貿協會、美國在台協會攜手,舉辦「青藍攜手,企業騰飛-AI加油站」高階培訓課程,邀請「創一代」及「接班二代」同堂,手把手帶領中小企業從累積數據、評估可行性開始,了解AI系統概念以及最新科技工具,協助中小企業應用科技優化內部組織、掌握商機並加速世界布局。此培訓共吸引20家企業、34位企業主與高階經理人參與,橫跨紡織、生技、物流到車用零件等產業,顯見台灣各類型中小企業都已將產業AI化視做規劃接班的先決課題。
微軟及IDC針對台灣AI趨勢的調查報告顯示,AI將在三年內使台灣產業的創新力和員工生產力提升近2.5倍,然而,目前台灣卻只有三成左右的企業開始擁抱AI。微軟全球助理法務長暨台灣微軟公共暨法律事務部總經理 施立成表示:「台灣企業邁向AI最大的困難點在於內部文化趨向保守、以及缺乏穩健的導入計劃,而在一二代接班之際,決策者思維的轉變,將是擁抱AI的關鍵第一步!隨著AI爆發性成長,微軟除了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外,對於發展AI可能涉及隱私、GDPR、資安、與智財權等層面議題,也有負責任且合規的技術與服務,讓在地企業邁向國際市場時無後顧之憂。」
作為協辦單位代表,近期積極攜手台灣政府推動台美「人才循環大聯盟」計畫的美國在台協會(AIT)經濟組官員 安瑞恩(Ryan Engen)表示:「台灣人才的軟實力一直是在國際間獨特且受珍視的,過去台灣中小企業靠優秀技術將不少產品銷往美國,創造了台美之間活絡的經濟生態。面對資料為王的新科技賽局,協助中小企業培養數位世代的接班人才,需要政府與產業一起來努力。」他希望各界能善用『人才循環大聯盟』平台,鼓勵台美企業提供互為實習與派駐、考察等機會,為台美兩地年輕人開啟雙向交流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