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治療方式多元 勇於就醫清爽下半身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據衛福部統計資料,我國停經後的女性中,幾乎每3人就有1人有尿失禁困擾,且隨著年紀增加,發生率也跟著提高。頻尿、夜尿、尿失禁等也恐影響生活、睡眠品質。台南醫院婦產科醫師林立璇表示,尿失禁是婦女常見的症狀,如有相關困擾應勇於就醫,擺脫滴滴答答的煩惱,迎接清爽下半身。
尿失禁影響的不只是更年期後女性,藝人Ella陳嘉樺前也曾於臉書分享生產完後打噴嚏、原地跳耀、跑步等動作都會造成尿失禁,還有子宮和膀胱脫垂的症狀,經就醫診斷為「應力性尿失禁及膀胱脫垂第2級」,最終在接受手術治療後順利改善。
女性骨盆底肌肉容易在生產後、長期咳嗽、搬運重物等腹部壓增加下造成尿道肌肉受損,因而產生「應力性尿失禁」,臨床症狀包括咳嗽、打噴嚏、運動、搬運重物時漏尿,嚴重情況可能連走路、做家事、睡覺翻身都會尿失禁。而更年期後的婦女因神經退化,常會有頻尿、尿急感、尿急性漏尿、夜尿等症狀,此為「急迫性尿失禁」,這兩種病徵可能同時發生在某些病人身上。
林立璇指出,應力性尿失禁治療以肌肉復健為主,如凱格爾運動強化骨盆底肌肉強度與張力,或利用骨盆底電刺激治療或陰道雷射,刺激骨盆底肌肉被動收縮、刺激表皮細胞更新及膠原蛋白重組新生。若保守性治療失敗,則需接受微創陰道吊帶手術等治療改善。
而急迫性尿失禁則以藥物治療為主,抑制急尿感、搭配養成定時解尿等習慣改善。其實尿失禁是常見婦女症狀,生育年齡女性中,每5位就有1人有尿失禁的困擾,更年期後女性的盛行率高達3成,呼籲女性勿諱疾忌醫。林立璇強調,如有相關困擾務必及早就醫,配合醫師共同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