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國科會12日公布「早期肺癌高復發預測套組」研究成果,經國內研究人員努力,成功鑑定出4種血漿蛋白的組合,可用以預測病人是否會復發肺癌,且此蛋白組對於預測早期肺癌手術患者的復發具有高達85%的靈敏度。對於被評為低風險的患者,5年內無一人復發。
該項目的開發成果在2022年亞洲生技展上引起了廣大的迴響,並且受邀在2022年的HUPO國際蛋白質大會上進行口頭報告。
本次成果即是在國科會長期補助下,由中山醫學大學副校長同時也是肺癌權威專家張基晟醫師領導的研究團隊,包括中研院化學所陳玉如特聘研究員、統計所陳璿宇研究員以及台大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系主任俞松良教授,共同合作開發「早期肺癌高復發預測套組」,將為早期的肺癌病人以及臨床醫師帶來助益。
國科會表示,全球肺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即使早期肺癌病患經過手術治療,仍有高達30%機率復發及癌轉移。台灣癌症登月計畫團隊建立了東亞首個肺癌大數據庫,深度解析台灣肺癌蛋白基因體圖譜。該研究成果於2020年在國際頂級Cell期刊發表並榮獲封面故事。團隊發現早期肺癌病患若表現出類晚期蛋白,其手術後的預後狀況將較為不利。
由於類晚期蛋白具有開發成檢測試劑的巨大潛力,張張基晟帶領研究團隊聚焦於類晚期蛋白研發,並憑藉國科會健康大數據計畫的資金支持,致力於開發早期肺癌高風險預測試劑。
團隊經過2年分析和篩選,對14,000個蛋白質進行大數據分析,並對127種血漿蛋白質進行酵素免疫分析法分析評估。團隊共檢測台大醫院和中山醫大附設醫院200位病患血液樣本。成功鑑定出4種血漿蛋白組合,可用以預測病人復發。此蛋白組對於預測早期肺癌手術患者復發具有高達85%靈敏度
國科會表示,研究團隊已與台灣本土抗體公司合作,生產出4種蛋白單株抗體,為進一步開發預測試劑套組奠定基礎。經過國研院儀科中心專利調研分析,此項4蛋白組合具很高專利性,預計將在下半年進行台灣和美國專利申請。這個肺癌復發預測試劑有望成為一種可靠的非侵入式血液檢測工具。肺癌患者只需在開刀時提供1c.c.血液,便能得知未來5年內復發機率,提早擁有預防及治療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