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東興/大村報導
大葉大學職能治療系師生團隊開發「多重感覺刺激斜坡道」,可以根據個案的需求,調整不同模式的感覺刺激,提高感覺統合治療效果,相關發明已取得新型專利。
多重感覺刺激斜坡道由職能治療系助理教授蔡鴻儒、主任陳瓊玲、助理教授林宥岑、陳怡臻、大一學生邱奕智共同發明。蔡鴻儒指出,如果兒童需要早期療育或是感覺統合治療,通常會使用各式設備來調整各種對大腦的感覺刺激,比如在斜坡道上滑滑板,可以增進前庭系統調節與身體的姿勢反應,但重複式的活動可能造成小朋友覺得該遊戲很無聊,因此師生團隊開始思考如何融入其他感覺刺激使設備有豐富的變化,讓斜坡道是一種結合多重感覺刺激的裝置,實施感覺統合治療時促進大腦更有效率地進行整合。
蔡鴻儒說,研究指出黑白相間的對比圖案對大腦產生的刺激較大,據此,多重感覺刺激斜坡道,在斜坡下方連接等距的黑白色塊或其他對比色塊或嵌入減速條,搭配不同顏色的燈光變化,提供視覺、聽覺、觸覺、震動覺等多元刺激,職能治療師利用多重感覺刺激的操作,營造遊戲氛圍吸引孩子的注意,達到改善中樞神經系統機制的治療目的。
系主任陳瓊玲表示,這項發明不只是取得中華民國新型專利,也參加INOVA克羅埃西亞國際發明展、日本真夏設計創意暨發明展等國際賽事,都獲得金牌肯定,也是師生團隊創新實踐的最佳例證。